內文引用自:
林崇傑、林盛豐、劉致昕、駱亭伶、史書華、劉鴻濃、紀瑀宜、陳雅萍(2013)。都市再生的20個故事。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出版。
Astor Huang,開放的共識城市:阿姆斯特丹「維基城市」的2040 願景與實踐(一)
藉由多個討論與互動,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規劃和市民共同參與。
2011 年阿姆斯特丹市以「維基城市計畫」獲得國際都市及區域規劃師協會(ISOCARP)都市規劃類首獎,正如其名,該計畫的創新點就是遵循網路社會的共創概念,集思廣益,凝聚市政發展的共識,建立出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到 2040年的都市發展計畫。
計畫負責人Zef Hemel認為,這個計畫是絕對開放的,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外,計畫的成果也涵蓋了所有參與者的想法。但是,參與者超過八千多人,要怎麼涵蓋所有參與者的想法呢?而這個計畫又該如何作為南鐵地下化的借鏡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重新思考規劃的定義
由於8年前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的都市規劃部門發現傳統的都市規劃方法失靈,無法解決這個城市面對的各種難題。「規劃的意義已經改變,如果要給規劃的內涵下一個定義,答案是:80%是溝通,20%是法律、投資等其他議題。溝通,是我們必須非常專注的一個面向。雖然有這樣的認識,但我們自問,該如何落實呢?」過往是政府聽取專業意見,政治人物再試圖說服民眾,告訴民眾未來如何、政府會如何做。這種情況下市民是被動和無知的。後來市府重新思考規劃的定義,並重新看待民眾:民眾應該是睿智的,為什麼一定要堅持過去的溝通模式?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力氣說服民眾朝一定方向走?有相當多市民擁有多元與專業的智慧,該如何從他們身上學習?吸引他們參與城市議題的討論?
從說故事開始
城市的願景會議該怎麼開呢?關鍵是避免一開始就討論到眼前遇到的問題。Hemel說:「千萬別一開始就討論問題,大家會全部走掉!」人民喜愛聽到令人感動的故事,而這份感動、共鳴,正是人們互相合作的唯一起點。
過去阿姆斯特丹的空間規劃內容常因為過於冗長又艱澀難懂,不得政治團體與民間理解,所以規劃成果常被外界批評與地方政治脫節,對執行政府機關來說,這一點也並不利於規劃的實施。因此當時就任阿姆斯特丹規劃局副局長的Hemel 開始試著用說故事的方式在各地演講,以輕鬆幽默、貼近民眾生活的方式,講述阿姆斯特丹未來發展的可能,以吸引大家的注意。沒想到此舉居然獲得廣大迴響,邀請他演講的團體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演講過程中,主要的時間是在討論與分享與會者的想法,持續搜集現場朋友的阿姆斯特丹故事,從中獲取空間元素,加入《藍圖阿姆斯特丹》中。
而具體的做法是,創造一個開放場合,讓所有人來述說這座城市的故事。最初,是由Hemel開始的一場二十分鐘的演說,由二十個小節組成,每個小節都是關於阿姆斯特丹的故事。接著,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與會的民眾聽完她的故事,紛紛舉手,開始述說自己的城市故事。他們說出對城市的認知、觀察、建議,以及對未來的渴望。最後演變成民眾接力,一個接著一個故事加了上去,共同合作發展出大家對於這座城市的願景。
這個集體創作的大故事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所有決策者都需要的資訊。這些故事都源自於個人經驗,組合起來便成為這座城市的縮影。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將民眾分享的故事收集起來,彙整成一個大故事。每一次的演講都增加了更豐富的新故事,引起不同的共鳴,回應也越來越多。最後,「城市的故事」越來越豐富,就像維基百科一樣。
但是,六十多場演講所獲取的龐大資訊量,Hemel到底是如何歸納整理,獲得「共識」並納入既有的規劃報告呢?Hemel回答說:「其實『藍圖阿姆斯特丹』總共有二十個章節,就等於有二十個項目的分類,在大家分享故事的時候,我會仔細的聆聽,然後想著,喔,這是有關第五章,那是有關第九章,然後把這些故事加到那些章節裡。」就這樣,那本藍圖計畫不僅每個章節的頁數不停在增加,章節數也發展到二十二章了。
WikiCity舉辦市民城市願景討論的現場實景
圖片來源:都市再生的20個故事
將市民的故事企劃為城市故事大展
接著市府企劃出一個以這些故事為材料的城市故事大展。他們邀請了二十位在地藝術家,每人針對一個故事篇章進行創作,將這些故事衍生出來的作品企劃成一個展覽。這個展覽大獲好評,一共吸引了14萬人參加。而讓活動受到歡迎的關鍵是「你要讓來的民眾感覺到自己正在貢獻什麼」。
到這裡,形成城市願景的第一步-喚起民眾的關心,成功了。抽象的城市規劃和民眾對於城市的真實感受有了連結。
不過,Hemel並不就此滿足,他開始籌劃「阿姆斯特丹自由邦Vrijstaat Amsterdam」的展覽活動,試圖吸引更多的市民一起加入有關阿姆斯特丹未來發展的討論。
9個巨型模型的互動展示、2,000個學童、29場不同主題的討論會
2009年秋天為期六週的「阿姆斯特丹自由邦Vrijstaat Amsterdam」,包括九個巨型模型的展示、邀請2,000學童參觀、以及29場主題各異的討論會。
展覽開始前,Hemel指定阿姆斯特丹九個地區,分別交由九個設計團隊負責,在那些地區中各自選擇一個基地進行巨型模型(1:1000)製作。除了模型的比例外,Hemel有一個十分嚴苛的條件,讓這九個團隊氣得跳腳。原來,Hemel要求這九個團隊的模型製作,不能像過去一樣用於展現自己的空間規劃設計成果,而是要展現一個彈性且開放的模型,讓與會者,可以隨意玩,加入自己的想法。換句話說,他們要設計的不是空間,而是一個開放的規劃設計方法。因此,這九個團隊一開始十分抗拒,因為這實在太超乎他們過去的思維了!可是沒想到,隨著展覽活動展開,在與會民眾開始與那九個模型產生模型互動後,這九個團隊的規劃與設計師漸漸地有不同地想法,甚至認為這樣的過程實在太有趣了!因為觀察民眾與模型互動的過程裡,無數的規劃與設計創意也正被激盪著。
展覽過程中,Hemel特別邀請2,000名年齡約11到12歲的國小學生參觀展場,並安排導覽,讓他們和巨型模型互動,以行動表達他們對阿姆斯特丹未來的想像。Hemel 特別提到,一開始就讓小孩參與展覽活動是一個實驗,如果小朋友可以理解這些模型設計的巧思,玩得很開心,那大人就一定也玩得起來。
而那29場討論會,則是以29個地方民間組織團體為主體籌備,請各組織團體帶著屬於他們的聽眾,以阿姆斯特丹的未來做發想,進行討論。Hemel的團隊在一開始就設定那些受邀的組織,必須要能呈現阿姆斯特丹住民的多樣性,因此最低限度應該至少辦29場,包括街友、藝術家、女權組織、哲學家等都被分別邀請來負責一場討論會。不過政黨主持的討論會是最少人來聽的,因為他們是問題導向,沒有人想來聽問題,大家想聽的是有趣的故事,以及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地美好願景。
互動式的模型,讓大人小孩都會投入其中。
城市願景終於誕生
透過對話產生的故事會逐漸發酵;參與之後,民間的力量會自動集結,組成社團,為自己關心的議題努力,成為政府的最大助手。阿姆斯特丹的城市願景,從一個20分鐘的故事開始,經過8年的WikiCity運動之後達成共識。這個共識最後通過議會決議,成為正式的官方願景文件。
2009年十二月,在這一系列活動的尾聲,《阿姆斯特丹2040年願景架構》終於正式出爐。這份願景計畫彙集了阿姆斯特丹市參與該計畫市民的夢想與共識,因為這份共識,讓該計畫輕鬆地獲得市議會的同意,成為阿姆斯特丹未來空間發展的指導方針。
經過不斷討論與廣泛的社區參與,2004年產生的阿姆斯特丹願景圖
圖片來源:都市再生的20個故事
小結
以往世界各國的政府總習慣透過「由上到下」來進行規劃,卻忽略了民眾的聲音。雖然這樣的規劃需要耗時較多時間,但因為透過與民眾互動、達到願景的共識,在後續的規劃上就顯得容易許多,甚至民眾還自主性的發起社團來支持政府的決策。在南鐵地下化計畫中,並不是不能推動「由下而上」的規劃,但小編認為在規劃初期,「民眾參與規劃」這個觀念還沒在台灣萌芽,還情有可原。但後續民眾對於政府的政策已經產生了質疑,應該要透過對話溝通來解決。而在對話溝通之前,政府必須把所有資料公開透明的呈現,另一方面,民眾也應積極涉獵規劃的相關知識,如此一來,才有辦法進行對等的溝通。這也是為什麼小編要跟大家介紹規劃概念的原因 :D 小編認為,現階段雙方應該要先進行對等溝通,釐清爭議,未來才能透過工作坊的方式,進一步地把參與式規劃落實到南鐵地下化裡。
備註:操作Wiki City的九項準則
經過多年的實驗之後,阿姆斯特丹市府團隊整理出與市民溝通必須遵守的九項準則:
- 從小眾開始,甚至是三個人都可以,一開始不建議召開人數眾多的大型會議,建立紮實的對話平台才是重點。
- 不排斥任何人。歡迎任何人,才有廣納意見,形成群眾智慧的可能。
- 專注於內容的討論。應聚焦在過去的經驗、未來的想像、實際的建議或作法。避免談到自身利益、不滿、糾葛,這樣的話題經常容易使討論失焦。
- 放下武器,指的是不討論錢或權力、不批評對方的提議、不強調自己有多ˋ的權力能改變什麼。一旦提起這些話題,就像是拿起武器,溝通與對話就會終止。
- 引動群眾熱情。但是恰當地管理它,避免產生忌妒、怒氣等負面情緒,對話的目的是為了產生正面的能量,引起更多對話和參與。
- 保持好奇心傾聽他人的故事。不要只是表達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官員,必須以傾聽民眾的聲音為先。
- 不要使用簡報(Power Point)這類的工具,這會讓使用者產生優勢,拉大與一般民眾的距離。
- 發言過程應快速且保持互動。避免過長的演說,確保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
- 要能堅持落實這些原則,要有不怕挫折的實踐精神。
留言列表